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(检察使命践初心 红色基因续芳华——“法治+思政”巡讲走进西南科技大学)

2023-08-22 05:22:20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大思政课”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,充分发挥海北红色资源优势,海北州检察院挖掘“两弹一星”红色精神内核,打造具有海北检察特色的“法治 思政”党建品牌,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,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上好上活新时代“大思政课”,用红色教育资源铸魂育人,持续开展“法治 思政”红色故事巡讲活动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,6月29日,海北州检察院检察官巡讲团来到素有“富乐之乡、西部硅谷”美誉的中国科技城——四川省绵阳市,来到培江之畔、龙山脚下的西南科技大学,践行弘扬伟大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责任使命,为500余名高校师生上了一堂以“弘扬‘两弹一星’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”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大课。


巡讲中,检察官讲述从“开业之石”到“两弹一星”的历史成就,从“国之光荣”到“国家名片”的历史跨越,生动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爱国奉献精神,讲述他们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两弹一星精神。巡讲以“熠熠生辉的‘两弹一星’精神”、“舍家卫国”、“千难万险难阻报国志”、“永不陨落的‘两弹’之星郭永怀、“两弹元勋邓稼先”五个篇章讲述他们创造“两弹一星”的奇迹,让在座师生零距离感悟那段激情燃热、艰苦卓绝的岁月,深情触摸共和国记忆里的精神基因和伟大传承,赓续红色血脉,激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。


西南科技大学王洪友教授谈到,今天的思政课深感震撼,检察官宣讲团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论述清晰深刻,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革命先烈历史,我们备受感动。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、教师及学生都需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引领我们继续前行,特别是“热爱祖国,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精神需要我们代代传习。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会激励鼓舞我国各行各业人才为国做出更多贡献,我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、更加强大。


法学院教师宋雪谈到,今天的思政课十分生动、意义重大,我爱人就是中国工程院的一名工作人员,亦投身中国核武器研发事业,可以说他将“心系家国情怀”这六个字深深根植心中,也向我传递出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无论是在青海海北还是四川绵阳,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科研人员默默付出,始终彰显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放眼今天,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,我们迫切需要青年一代能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如此我们国家才能持续发展,民族才能不断兴旺。


学生代表舒良缘、白盈瑞谈到,聆听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宣讲,我们内心十分激动,也深受震撼。英雄需要不断被提起,通过检察官声情并茂的讲述,激荡起了我们浓浓的爱国情怀,两弹一星元勋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事迹会深深影响我们个人以后的发展。作为一名学生,我们应不断缅怀并学习邓稼先、郭永怀等革命先烈舍我为人、舍家为国的精神,承继他们实干兴邦、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
海北和绵阳因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而有着深厚的渊源。从青海金银滩到新疆罗布泊,再到绵阳九院,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迈开伟大征程,几多变更,一代科研人员服从祖国需要,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,雪原跃马,金滩竖剑,成功引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,铸下国防基石,顶起民族脊梁,金银滩的辉煌连同老一代九院人远去的青春岁月,早已凝固在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成为人们的永久记忆……


近年来,海北州检察院以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为己任,深入挖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红色故事,缅怀红色历史,追忆峥嵘岁月,讲述红色故事,着力打造以“弘扬‘两弹一星’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”为主题的“法治 思政”党建品牌。组成检察官宣讲团,深入辖区四县中小学校及青海三江源民族中学,走进中国政法大学中华女子学院,为8000余名师生专题宣讲革命英烈、“两弹元勋”和 “时代楷模”的感人事迹,为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。


“两弹一星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海北州检察院将立足海北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,肩扛播撒红色种子的使命担当,踔厉奋发担使命,矢志不渝守初心,紧贴检察工作实际,以“法治 思政”党建品牌为载体,做红色资源保护的公益人,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,为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贡献检察力量和智慧。


TAGS: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排行榜